環境教育理念

台灣櫻花鉤吻鮭環境教育,遵循「全球生態思考,台灣在地行動」環境哲學理念。在宗旨上,在於瞭解、關懷、愛護台灣鮭魚;在本質上,其具有科技整合及民眾參與等環境教育特性與理念;在內涵上,則是我們學習生物多樣性及棲地生態保育內涵概念的典範題材。藉以增進民眾認識台灣櫻花鉤吻鮭的資源特色、感受鮭魚的生存危機、瞭解鮭魚的保育原理,並參與鮭魚的保育行動。

台灣鮭魚指標著生物多樣性中內涵的物種、遺傳、生態系統、棲地及其關連的人類文化。在全球氣候變遷及人為介入干擾下,台灣的自然生態環境面臨著積重難返的衝擊,擾動鮭魚的生存與棲地環境的破壞。台灣鮭魚的瀕危,即是反映出台灣森林溪流生態系統問題、集水區的人類生態文化變遷,甚至是全球環境的生態課題。

近半世紀來,政府與學者關注台灣鮭魚的焦點,逐漸從種源分類、物種遺傳鑑別,擴展到種群復育、棲地生態保育等經營管理。值得肯定的是,多年來台灣櫻花鉤吻鮭在政府相關法令(如文化資產保存法、野生動物保育法、國家公園法等)的多重保護下,已建立尊重生命、河流生態倫理與環境立法的典範。2010年,台灣《環境教育法》三讀通過,更確立了教育行動在環境生態保護中的永續與深根角色。

台灣鮭魚棲息的森林溪流,在自然變因及人為干擾交替影響下,造成生態系統的破壞。台灣櫻花鉤吻鮭的復育,涉及諸多層面的環境生態管理,宜以宏觀的環境生態思考「界-面-線-點-心」,整合推動河溪集水區的保育治理。台灣鮭魚的生態保育及環境教育,同樣透過生態系統的整合思維,從方位、方法、方向、方式進行台灣鮭魚的生態保育:以「永續發展為視界」、「生態系統為層面」、「河溪水系為動線」、「保育物種為焦點」、「環境教育為關心」,保育台灣鮭魚和經營管理其生活之棲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