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落環境教育

保育與教育兩者相輔相成,為保育生存棲地、族群數量皆面臨威脅的台灣鮭魚,環境教育的投入成為保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要項之一;相同的,台灣鮭魚的保育工作和成效堪稱國內甚至是國際間的典範,其保育研究及環境教育歷程、生態保育觀念轉變等皆是環境教育的良好題材。

近年雪霸處及專家學者積極協助部落發展,提升當地居民的自然保育意識及落實保育行動。在長期的環境教育行動中,積極與在地的環山、南山泰雅原住民部落、社區、學校等進行交流及在地培力。透過環境教育平台,更強調政府、專家學者等與社區之間保育夥伴關係之建立、台灣鮭魚歷史棲地之守護;以及在地學校生態文化環境教育之紮根。

環境教育不但被公認為環境保護與管理的最根本、最重要工作,環境教育的推展更促進公私部門的「夥伴關係」。隨著環山部落與南山部落的國寶魚巡守隊的陸續成立,2010年更將保育力量向下深根,由鄰近之在地學校(台中市和平區平等國小、梨山國小、宜蘭縣大同鄉南山國小)成立小小巡守隊,共同加入「送小櫻回家」的放流工作;並培力小小解說員,學習國寶魚的生態知識及認識其棲地環境。學童實地參與體驗及見證台灣鮭魚游回歷史棲地,學習永續愛護鮭魚及其棲地的生態觀念,環境教育意義非凡。

部落社區學校的環境教育力量,是台灣鮭魚及其棲地保育的重要根基;同時「環境教育」與「部落傳統文化」之間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藉由在地部落文化工作坊、種子教師培力、小小解說員培力營等教育推廣活動之辦理,建立部落教師對於生態文化及環境教育之認知與知識累積。促成部落學校凝聚共識、形成教學政策,試圖將環境教育結合部落傳統文化,將台灣鮭魚與泰雅部落族人之間的關係納入教育推廣,讓部落孩童從小就能耳濡目染,內化成一種對周遭環境保護的永續概念、及尊重生物多樣性發展的友善態度。